首页 > 快乐作文版 > 2016-6期刊 > 儿童故事的情节

儿童故事的情节

作者 : 刘琦发布日期 : 2016-06-15点击量 :

儿童故事的情节要完整。完整的故事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如苏联作家诺索夫的作品《小手枪的故事》。它是一则流传甚广、深受欢迎的儿童生活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沙夏是个调皮机灵、带有几分稚拙的孩子。故事的开端是:沙夏想买一支打火药纸的小手枪,可是妈妈总是不答应。后来,两个姐姐玛丽娜和依拉真的给沙夏买了一支小手枪和一盒火药纸。故事的发展是:沙夏用小手枪吓唬小朋友、老太太。故事的高潮是:沙夏钻进床底下躲避民警叔叔以及他俩的对话。故事的结局是:沙夏取回小手枪,懂得了吓唬人是不对的。本则故事以完整的情节反映了沙夏的生活片断。

情节要引人入胜,具有浓厚的故事性。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平淡无奇的故事很难把他们引进作品的世界中,所以,故事必须有反映多姿多彩生活的、曲折生动的情节线索贯串始终,才能引人入胜。如法国保·特拉吕的儿童生活故事《傻约翰》。主人公傻约翰在母亲的指点下,先后购买了猪、锅、牛油、糖、面酱、羽毛,可是由于忽视物品的特性,机械地搬取经验,导致了物品的损坏,展现了人物的一股“傻”劲。荒诞的情节令人发笑,引人入胜。

儿童故事大都不要求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而要求清楚明确地叙述某一事件或生活片断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便使儿童获得鲜明的印象,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时,在叙述情节的过程中,语言应富有内涵,动人心弦。如美国狄扬那篇曾于196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1995年获得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儿童生活故事《小吉姆和他的卷心菜》中的叙述语言:“每一个嫩芽都对着朝阳张开了小嫩叶”“……顶上的两片叶子开始向里卷,就像要把太阳也卷进去,于是开始变成一个胖滚滚的绿色圆球”“漂亮的卷心菜大极了,映着灯光,发出绿油油的光,把大家都看呆了”……多么生动、形象,为情节增添了不少文学语言的光彩。

佳作赏析

小孩与小偷

[墨西哥]马科·A·阿尔马桑

这是一个高大、瘦削、灵敏的小偷,从头到脚穿戴一身黑色。他熟练地打开窗门,悄悄地潜入房间,用手电筒向地上照射了一下,从一堵墙闪向另一堵墙,在一个米黄色的、装饰着动物和人物图案的小柜前停了下来。他踮起脚轻轻地向前走去,心想:人们总是把贵重的物品放在最出人意料或最不显眼的地方,认为这样可以迷惑小偷。衣柜上放着一张字条,字迹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

“小偷先生,”小偷借助手电光,看着字条上的字,“我看了电视新闻节目和听了爸爸、妈妈的议论,得知近来发生了许多偷盗案件,案情相同,是同一个人干的。我想:您很可能会在某个晚上光临我们家。万一您真来了,我想请您千万别拿走我的长绒毛小熊。我在生病,它是日夜陪伴我的小伙伴,因为我既不能去公园,也不能上街跟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右边第二个抽屉里有我的储钱罐,罐里一直存放着别人给我的礼物钱。如果您喜欢,就把它拿去吧。但您一定要把我的长绒毛小熊留下来。求求您了!谢谢!小路易斯。”

看完字条,小偷的双眼都被泪水湿润了。回忆像闪电似的掠过他的眼前:他小时候所珍藏的一切玩具中,最心爱的是用厚纸皮做的穿蓝色礼服、扣金色纽扣、戴军用帽的士兵。这是他还是个好孩子时候的事……他想起自己躺在破旧的床上,抱着厚纸皮士兵睡觉的情景。他用手背抹去冒出的眼泪———已经许久没流过泪的他,不想再回忆往事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钞票,要留给这个小孩。

小偷小心翼翼地打开右边第二个抽屉,把手伸进去寻找储钱罐……他再次哭了,不过这次哭是一阵剧痛引起的:一个弹簧捕鼠器打断了他的四根手指。这时,灯光自动亮了,报警器也响了。

小孩在床上快活地笑起来。小偷这才发现,小孩既没害病,也没有什么长绒毛小熊,有的只是与智力过人的孩子一样的聪慧、机敏以及对电子知识的通晓。

儿童故事《小孩与小偷》着重叙述了小偷作案的行踪。从读小孩的字条到儿时的回忆,直到寻找储蓄罐时被弹簧捕鼠器打断四根手指,逼真地烘托出了小孩的聪慧、机智。小孩的字条写得亲切、真挚,入情入理,使“小偷的双眼都被泪水湿润了”。这是小偷动之以情的泪水;“他再次哭了”,却是因为小孩对自己的惩罚。随着情节的发展,小孩的形象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这篇儿童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小偷被小孩的字条感动,这是情感的交流、相通,全在情理之中。而小偷被弹簧捕鼠器打断了四根手指,却在意料之外,这时,小孩写的字条便成为引诱小偷上钩的手段。

这篇儿童故事情节发展节奏较快:当小偷潜入房间,用手电筒照射后,即发现了柜面上的字条;当小偷读完字条,头脑里即出现儿时的回忆;当小偷再次哭时,一个弹簧捕鼠器已打断了他的四根手指……情节环环相扣,令读者目不暇接,如身临其境。

本篇故事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述较简略,尤其是结尾,仅以“快活地笑起来”刻画小孩的神态。由于小孩的聪慧、机敏在情节发展中已充分显示,结尾处只作概述。这样,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小孩活在读者心中,让读者塑造自己心目中孩子的形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