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高年级版 > 2021年10月刊 > 《在希望的田野上》背后的故事

《在希望的田野上》背后的故事

作者 : 牟宇彤发布日期 : 2021-09-18点击量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广袤的田野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生机蓬勃,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981年初,在《歌曲》编辑部工作的词作家陈晓光跟随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与多地音乐家协会组织的歌曲创作小组,赴安徽、四川、广东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调研采风,积累创作素材。在调研采风过程中,陈晓光亲眼看到,在党的政策激励下,乡亲们焕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热情:“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他亲身感受到,乡亲们对农村改革的衷心拥护和赞美:“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们歌唱。”“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尤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生的故事,更使他心潮澎湃。过去,小岗村是个“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穷村庄,以逃荒要饭闻名。1978年11月24日,18户家庭秘密召开会议,决定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采取“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去种,保证完成每家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18户户主在契约上签字画押,并按了红手印。“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回忆说:“当时大家是贴着身家性命进行改革的。正因为风险大,我们才采取赌咒发誓、摁手印的方式签订协议,共担责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包产到户的第一年,小岗村就迎来了大丰收,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冒尖村”。但是,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争论。关键时刻,党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给予小岗村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系列文件。小岗村成功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陈晓光的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两个金色的大字———“希望”!希望在田野上萌发,希望在心底里流淌。“春气为诗人所觉”,中国农村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强烈激发着陈晓光的创作欲望。只用了几天时间,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就完成了。自然而然,“希望”就成了这首歌词的“词眼”。
      歌词写好后,陈晓光胸有成竹地物色到一位谱曲的最佳人选,他就是以创作《祝酒歌》而闻名遐迩的音乐家施光南。歌词是由《歌曲》编辑部一位编辑从电话里念给施光南的,施光南一字一句地认真记录下来。他读过几遍歌词,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体现时代的特点。他认为,这是塑造歌曲音乐形象的关键。《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是觉醒的新农村,实际上是歌颂了整个神州大地的腾飞。这首农村歌曲,应不同于常见的模式,单纯运用民歌小调已远远不够,要找到80年代新农村的特点。思路打开了,施光南很快进入了创作状态。他把“希望”作为旋律的灵魂,将中国民歌、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融合在一起,还将北方的粗犷豪迈和南方的精巧俏丽糅合调配,并不留痕迹地掺进皖北地区的音乐元素,隐喻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拉开的,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赞歌,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赞歌。它一问世,就获得了广泛好评。在1981年举行的青歌赛上,山东姑娘彭丽媛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时,还是音乐学院一个不满20岁的学生。彭丽媛不仅嗓音甜美脆亮、质朴醇厚,而且舞台形象端庄大气,颇具风采。她充满青春活力的深情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春节,彭丽媛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再次高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此后,这首歌曲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1985年,在文化部、团中央主办的“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评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荣获一等奖。2014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飞行器搭载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升上太空。这首歌曲饱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与梦想,一路唱响在浩瀚的宇宙。
直到今天,《在希望的田野上》魅力不减,鼓舞全党全民奋力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目标,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