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娃子。每年六月中旬,正是收割小麦的时候。我们这儿管收割小麦叫“过麦”。
虽然现在“过麦”用上了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但听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可没有现在的机械化,从收割小麦到小麦入仓,全靠人力,工序可多着呢。
首先,人得半蹲着,往前小步小步地挪动身体,用镰刀一把一把地割小麦。积攒多了,就用草绳捆成一个个“麦个子”。费了大半天时间总算割完一块地,不管有多累,紧接着用小推车把“麦个子”往麦场里运。等一块地、一块地地割完、运完后,再在麦场里用小毛驴拉着碌碡打场。若是火辣辣的天气还好,几个小时就能用碌碡把一粒粒小麦从麦穗里挤出来;可要是遇上多云、不晴朗的天气,麦穗就是不放麦粒走,恐怕半天也打不完场。打完场,还需要把麦粒堆积起来,堆成一座小山一样。看好风口后,用木锨或簸箕扬场,以便把麦芒、小草种子等杂质吹掉,让麦粒更加纯净。接下来的工序就是晒麦子。晒一天肯定是不行的,遇上不晴朗的天气就得晒上四五天。晒麦子时又得翻场,又得赶麻雀,晚上还得睡在草扎屋子里看场,丝毫不轻松。麦粒晒好后,一簸箕一簸箕地装进麻袋,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往家推。怕老鼠糟蹋,再将一麻袋一麻袋的小麦倒进水泥瓮里。这才叫过完麦了。爷爷说,那个年代过一次麦,真是脱一层皮啊!
爷爷接着说,那个时候过麦拉的“战线”太长,十天半月也过不完,因为大多工序是手工作业。现在好了,十亩八亩的麦田,从收割到入仓,三两天就“告捷”。看来,还是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啊!
今非昔比,从爷爷的神情变换中自然看得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社会各界关注“三农”工作关注的期待。
听完爷爷的话,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开展“三农”工作的有用之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富农兴业,建设美丽乡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指导教师 刘树国)
Copyright©2015-2020 山东教育社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6007069号-1
本站所有未注明出处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