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乐作文版 > 2016-1-2期刊 > 一着一字,尽显其妙

一着一字,尽显其妙

作者 : 阿 祥发布日期 : 2016-04-29点击量 :

  古往今来,曾有过不少无字的石碑、书信、春联、讲稿等。尽管无字,却饶有风趣,真乃“不着一字,各释其妙”也。


无字书信


  《宋诗纪事》中载,古代有一位书生,匆忙间把白纸误当书信寄回了家。妻子接信后,竟在原纸上回了一首情意绵绵的七绝:


  “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


  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 


  明明是件错事,却被妻子误解得头头是道,成为一段佳话。


无字汉碑


  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登泰山封禅,在泰山玉皇顶上立下一块无字碑,称作“汉石表”。他认为自己功德无量,难以言尽,故不刊一字,任人领会和评说。


无字春联


  旧时广西一带,过年时贴无字春联,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陈宏谋。


  陈宏谋是广西有名的文化人。除夕将至,乡邻们纷纷请他写春联。但他收到各家各户送的红纸后,只是在背面写上户主的姓名,并不在红纸上写一个字。到时各家来取春联时,他就把原纸奉还,并说:“有字不如无字好。”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有事不如无事好。”


  原来,在广西一带,“字”与“事”谐音,人们把“字”误听为“事”,“有事”是灾祸的代名词,而“无事”则是平安之意。于是,过年贴无字春联便在很长一段时期相沿成习。


无字讲稿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陈毅在上海西藏路口广场作形势报告。他声如洪钟,不时看看手中的“讲稿”。报告会结束,记者们争抢那份“讲稿”。可他们抢到手一看,竟是白纸一张。陈毅看到记者们吃惊的样子,便笑道:“哦,我的讲稿是‘心照不写’的,文字在我心里,这张白纸是装样子的。作报告,听众看你没讲稿,就以为你信口开河,那效果就不好了。今天我讲的,请放心,跟你们记者写的一样,是有根有据的。
关键词: